Kaitlyn L. Y. Ts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
  • Home
  • Qualification
  • Individual session
  • Contact us
  • Home
  • Qualification
  • Individual session
  • Contact us
Search by typing & pressing enter

YOUR CART

7/29/2016

​跟孩子說死亡

『對死亡的誤解和兒時未正視、未被容許的哀傷,會在人的心靈上一直依附著,變成一股更大的恐懼 .... 小孩無心天真的問題,偏偏喚起心裏曾經混亂受驚的那個『我』再次面對生命的無力。』
Picture

單是這個題目大概已令許多人感到不安。

無論我們願意承認與否,死亡是生命自然的一部分。它從來都在我們身邊,每時每刻也在發生。世界上大約每秒就有1.8人死亡(大概就是你看畢這句子的時間多一點),每分鐘就有106人死亡。研究顯示,九成十八歲以下的兒童都曾經歷親人離世(這還未包括朋友或其他認識的人在內)。換個話來說,死亡這課題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是接近無可避免。但人並沒有因此對談死亡變得更開放, 反而是更多避忌,特別是在華人社會。 例如,就算死,也不要死在家中。不小心提到『死』,就要急忙說句『大吉利是』、『啋!』等等。

記得小時候家中的倉鼠去世,看著它動也不動的躺在籠子裏,心裡有說不出的納悶,也搞不懂為什麼它不再回應我。當我還在嘗試了解爸媽口中『它死了』的意思,屍體已被報紙包好,丟到外面的垃圾桶。就這樣,陪伴了我五年的倉鼠就不見了,剩下空空的籠子。

沒有最後抱抱、說再見的機會,沒有被允許的哀傷,也沒有更了解死亡是怎麼一回事。稍為長大一點,父母會簡略提及將會有喪禮要出席,但如無必要都不會帶我一同出席,因為殯儀館『不適合小朋友去』。就算我真的在場,也不見得有機會了解發生什麼事,只見氣氛沈重,令人喘息不過來。喪禮完了,就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似的,沒有人再提及往生者。

父母不希望過早讓子女認識和經歷死亡的沈重,刻意輕描淡寫或不提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事實上,小孩子對身邊大人的情緒變化很敏感,觀察入微,很容易會感受到大人企圖壓抑或掩飾的不安和哀傷。研究顯示,幼兒小至三四歲會以行為表達對死亡的不安和哀痛,例如一些退步行為 (regression behavior),包括像嬰兒啜手指、賴床、或是突然變得異常黏身等等。大一點的小孩直覺會認為,假若大人不敢提及死亡,死亡必是一件很不好的、很可怕的東西,更不敢提出心裡的疑惑。不明所以,不能說又不能問,小孩只會更擔心,更恐懼,更疑惑。很多小朋友都沒有參與籌備喪禮的機會,令他們都感到自己是要孤獨地面對『死亡』。在恐懼和不解的陰霾下,小孩自不然對死亡有不同的猜想。當欠缺成人的指導,容易形成錯誤想法。普遍的例子包括『爺爺死是因為我不乖』,『媽媽只是睡一會,她會醒過來』。

對死亡的誤解和兒時未正視、未被容許的哀傷,會在人的心靈上一直依附著,變成一股更大的恐懼。雖然人長大了,面對死亡內心依然像小時候那時一樣怕。研究顯示,大人不跟小孩談及死亡的最大原因是大人自己的心魔。我們本能地避談一些令我們不安的事情,好像只要不談死亡,死亡就不會發生。小孩無心天真的問題,偏偏喚起心裏曾經混亂受驚的那個『我』再次面對生命的無力。

人需學習接受我們並沒有生命所有的答案。面對死亡時,悲傷是正常的情緒,哭亦不是軟弱的表現。也許我們不知道要跟小孩說什麼,也許會遮掩不住情緒,但這都是珍貴而且真實的生命教育課。小孩對於死亡的態度和看法,家長比起媒體和學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你希望下一代學懂死亡的什麼? 是恐懼, 還是從死亡領略生命的意義?

禁忌,源自恐懼。當它不再是一隻可怕的怪獸,生命和死亡是可以共存。

​你願意為下一代帶來新氣象嗎?
 
References
How to talk to kids about death. (2012). How To Talk To Kids About Death, 4. doi:10.1037/e594352012-001

How to talk to kids about the death of a pet. (2012). How To Talk To Kids About The Death Of A Pet, 2. doi:10.1037/e594392012-001

Segal, J. C. (2014). Open Space: Lies about death. Psychodynamic Practice: Individuals, Groups And Organisations, 20(1), 54-61. doi:10.1080/14753634.2013.771567
​
Toller, P. W., & Mcbride, M. C. (2013). Enacting Privacy Rules and Protecting Disclosure Recipients: Parents' Communication with Children Following the Death of a Family Member.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, 13(1), 32-45. doi:10.1080/15267431.2012.742091

Comments are closed.

    Archives

    July 2017
    March 2017
    September 2016
    July 2016

    Categories

    All

    RSS Feed

Copyright © 2016 Kaitlyn Tse